从MSNSpace开始说

  现在的BSP用户最多的就是MSNSpace和QZone(虽然这个不怎么能算blog)了。自从MSNSpace变成Live之后,用户就开始怨声载道。说实话,原来的MSNSpace还是不错的,只是我不喜欢它千篇一律的样子。但后来的Live顶上一个大广告不说,整体设计没原来精致,速度也变得爆慢。但很奇怪的是,许多用户虽然对Space很不满,但还是没有转到其他BSP。了解之下发现,许多人根本不知道MSNSpace之外还有其他BSP,顶多知道一个新浪博客(用space的一般不会去用QZone)。

   互联网的圈子其实不大。圈子里发生些什么事我们这些关注互联网人都会知道。而圈外人就不同了,他们不会主动去关心互联网的变动。许多人对圈子里许多很“有名”的网站都一无所知。比如SNS的We@link,垂直搜索的jobui等等。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在我推荐了以后才知道有这些。他们是既然他们对此一无所知,就很难成为用户的。而这些人恰恰占了大多数。web2.0讲的是草根,长尾效应。如果不能抓住这些广大的潜在用户,又如何能发挥web2.0的威力呢?那些老牌网站依托积累的名声,以及强大的宣传力量,却能够把推广的触手伸到很远。从这方面说,老牌网站与新兴的web2.0网站在宣传方面的较量绝对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。

  前一阵5q、校内、占座都到各个学校做推广。这些都是社区类网站,也算是web2.0吧。看起来也花了不少成本。但效果却很有限。喜欢玩社区的
同学们还是去天涯、猫扑。其实天涯、百度知道、土豆之类的似乎也并没有做多少推广,也不算什么新的概念(百度知道很像n年前的凯利灵通),但是同样赢得了
大量的用户。看来money也不是决定性的。

  来得早了不如来得巧了。在市场刚开始孕育的时候,进入得早并不能形成多少壁垒。比如BSP。Blogcn,
Blogchina是最早的几家,当初也积累了不少用户。但和2005、2006年,博客蓬勃发展的年代相比,那点用户又是微不足道的。在那段时间里,能
抓住最多的用户的才是推广最成功的。当然来得早还是非常重要的。在快速发展期占据优势以后,后来者再要来竞争难度就很大了。因此,后来亿唐搞一个叫ET的IM,尽管它可以兼容MSN,功能也不差,但还是没多少人去用。

   

3 thoughts on “从MSNSpace开始说

  1. suzy hou June 21, 2010 / 8:29 pm

    我就是刚刚从MSN SPACE 搬到BLOGBUS 来
    虽然用了两年了,很不舍得,实在是忍受不了MSN 的变动
    速度超级慢,照片总会丢失,统计信息现在也看不了了。
    希望这个BOLGBUS 可以不叫人失望!

  2. 眩雪凝星 May 24, 2007 / 3:49 pm

    发现你说的有名的网站我都不知道-_-!!
    不过说到BSP,对新浪没什么好感哎
    新浪聚集的人气都是那时候风风火火的名人博客带来的吧。
    主要是大家都比较跟风,得先有一阵风,才会有大批人闻风而动。

  3. summer May 24, 2007 / 12:50 am

    突然想到了南京的西祠胡同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